我国是糖尿病大国,大约有1.2 亿人患病。很多人身边都会有亲戚朋友患糖尿病,由于字中有“糖”字,很多人误以为糖尿病与食糖或者糖类关系密切,更有甚者认为是由于吃糖过多而引起的糖尿病,其实并非如此。
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问题,或者是胰岛素利用的问题,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等代谢出现紊乱。主要是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而英文,diabetes mellitus 实际上是尿多和有甜味的意思,因此有段时间大家讨论糖尿病这个名字要不要改名,没准“胰岛素利用分泌障碍”更加贴切,同时也避免产生误导与歧义。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人是II 型(患者中95% 以上),病因就是胰岛素抵抗或者进行性分泌不足等,也就是胰岛素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有些女性妊娠后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其实也和妊娠后胰岛素抵抗增加和分泌不足有关,这些和平时吃不吃糖几乎没什么关系。其实,硬要说有关系,只能和生活方式可能沾一些边儿。
总体来说,糖尿病的病因其实尚未阐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机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者两者兼备,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
虽然病因尚未阐明,但是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已经比较明确,导致II 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生活方式,还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存在家族聚集现象等,不过既然是一家人也有可能是生活方式比较类似。
这里指的不良的生活方式,一般包括所谓现代的生活方式,久坐、出门就坐车、吃得好又不主动去消耗这些能量、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等。尤其是家中又有相关糖尿病患者时(家族遗传因素),又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分泌和代谢功能下降),这样的人群就更要格外注意了,一定要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还要监控自己的身心健康。
很多人患了糖尿病之后,可能会忌讳糖类的摄入,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对于糖尿病病人的食谱,医学界有相对合理的营养计划。在维持总能量摄入和健康生活方式下,碳水、蛋白、脂类,分别约为60%、20% 和20%,因此,由于碳水最方便提供能量,仍然是糖尿病患者饮食中提供能量最多的食物类型。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碳水涵盖的范围较广,既包括多糖类化合物如淀粉、纤维和果胶等,也包括低聚糖类化合物如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还包括单糖类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因此,糖尿病取这个名字,糖其实蒙受了多年的不白之冤。糖并不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糖尿病人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同时糖对于健康人群或者体力消耗较大的人群也是清洁快速的能量来源,在合理科学计划的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提到糖就大喊忌糖的做法并不可取,要科学全面看待糖,而不是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去追求所谓的流行趋势。
钟 堃 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任职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医院、国家级医学和通用实验室认可技术评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