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第一大食糖消费国,第二大食糖生产国,食糖产业涉及到5000多万蔗农和50多万技工,自给自足是其发展目标。长期以来,为了保障国内平价食糖的基本供应,食糖行业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糖业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农业部下属农业研究理事会(ICAR)、农业合作社和糖业协会。联邦政府不仅牢牢掌控着甘蔗收购价制定权,还控制着食糖市场的投放量,食糖进出口贸易则是由政府和食糖进出口公司管辖。
一、农业支持政策
1、在信贷方面
印度农业信贷有三种形式:一是短期信贷,用于购买肥料和种子等生产资料,贷款期限15个月,无需担保抵押,利率优惠10%;二是中期信贷,用于改善生产条件的投资,贷款期限五年以内,利率更低;三是长期信贷,主要用于农田保护和农村电气化,期限为五年以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政府着力改善信贷管理,简化批准和支付手续,消除商业银行对农业和农民的信贷歧视,注重增加农村的小规模信贷。为提高甘蔗产量,在每年的11月份向糖厂拨款,再由糖厂于翌年4月前发放到农户手中,为其提供用来购买种苗、化肥和杀虫剂的低息贷款,贷款利息不高于4%。
2、在补贴方面
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印度实施直接支付政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协议,政府对农业生产性补贴有所加强,通过给予农户肥料、电力和灌溉等补贴进行保护。在把以收入支持为主要目标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的同时,还要保留各种生产性补贴,造成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农业投入品的补贴主要包括:化肥补贴、当地政府对农用柴油和灌溉用电等予以的财政补贴、农用机械补贴等。
3、在税收方面
印度法律规定:耕种面积不超过8英亩(约折合48.56亩)、年收入在10万卢比(约折合1万元)以下的农户可免交所得税等各项税收。
4、在技术方面
印度设有负责良种选育的甘蔗育种研究所和负责制糖工艺的甘蔗制糖(工业)研究所。
二、工业支持政策
1、建立糖业发展基金(SDF)
印度政府对国内糖厂生产的食糖征收140卢比/吨(约折合14元/吨)的税费作为糖业发展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甘蔗和食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研究、扩大产能和技术革新。近年来,该项基金被用于收储、向食糖出口商提供国内运输和国际海运补贴、为购买电力设备和酒精生产设备提供低息贷款等。
2、无息贷款
近年来,由于政府制定的甘蔗收购价较高,国内市场价格倒挂,糖厂资金链紧张。为缓解压力,银行向糖厂提供“无息”贷款,所谓“无息”并非银行免收利息,而是由印度糖业发展基金代为支付。
2014年根据食糖产业金融拓展协助计划,印度政府向国内约340家糖厂提供贷款660亿卢比(约折合66亿元),用于支付2012/13年制糖期拖欠甘蔗款以及协助按时支付2013/14年制糖期蔗款。该项贷款还款期限为五年,前两年无须还款,12%的贷款利息由糖业发展基金承担。根据该协议,糖厂须向中央政府提交贷款使用明细,当地蔗糖产业发展部负责监督检查。
3、政策补贴
2013/14制糖期印度政府通过补贴方式帮助糖厂度过难关。在甘蔗款的二次结算中,政府给予合计约200卢比/吨(约折合20.02元/吨)的补贴,补贴基本构成包括:糖业发展委员会补贴66卢比/吨(约折合6.61元/吨);甘蔗收购税补贴20卢比/吨(约折合2.00元/吨);进项税减免28卢比/吨(约折合2.80元/吨)。另外,如果糖厂愿意偿清蔗款,政府还会给予补贴86卢比/吨(约折合8.61元/吨)。对于其中86卢比/吨(约折合8.61元/吨)的补贴,政府要根据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做出决定,糖价的涨跌与补贴的增减直接挂钩。
3、推动酒精生产
印度政府一方面积极推动在汽油中添加5%酒精(E5)的计划,另一方面鼓励国产燃料乙醇出口到国际市场,出口目标主要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
三、市场调控政策
1、最低保护价
印度政府对食糖市场的调控主要采取最低保护价政策。联邦政府每年都会制定并颁布“法定最低价”(SMP),地方政府则在政府定价的基础上把甘蔗收购价上调20%~50%,糖厂则必须按照当地政府出台的“邦政府建议价”(SAP)进行采购。
2、市场投放配额
根据《食糖控制法》,印度政府每年向糖厂发放公共分销系统配额,要求糖厂将其生产的食糖按一定比例出售给政府,即所谓的“征税糖”,该糖价格低于市场价,是其生产成本的25%-30%。政府通过公共分销系统将这部分糖以更低的价格出售给生活水平低于贫困线的消费者,糖厂则按市场价格销售“其余糖”。
2000年以前,政府征收食糖的比例为40%,每月发放食糖自由销售配额。2002年1月起,由每月发放改为每季度发放。2002年4月起,征收比例由40%下调至10%。2009年7月10日,由于2008/09年制糖期国内食糖大幅减产以及对2009/10年制糖期继续减产的预期,政府将2009/10年制糖期征税糖比例从10%上调至20%,此后的2010/11年制糖期,预计供给压力减小,政府又在2010年9月24日将该制糖期征收比例回调至10%。2012年10月1日起,中央政府取消了食糖征收配额制度,而是采用收储方式,以18500卢比/吨(约折合1851元/吨)的价格从市场收储,再以13500卢比/吨(约折合1351元/吨)的零售价发售给市场。
四、贸易管控政策
印度食糖进出口贸易政策经历了限制性贸易政策到执行世界贸易组织项下关税政策的转变。当国内食糖产量急剧下降出现供应缺口时,政府会放开进口市场,为满足国内需求,政府甚至允许免税进口原糖和白糖。当国内食糖增产、库存急剧增加时,政府开启出口市场,采取一系列鼓励食糖出口的措施,如免除食糖消费税、不再实施定期配额销售管制、免除营业税等。
1、进口方面
2004年印度政府放开食糖进口管制,开始对食糖进口征收60%的从价税,再加征950卢比/吨(约折合95.07元/吨)的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后就不再征收710卢比/吨(约折合71.05元/吨)的地方税以及对国产糖征收的其他费用,也不再征收240卢比/吨(约折合24.02元/吨)的市场准入税。印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承诺的进口关税为150%。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联邦政府根据国内糖业形势对进口税率做出相应的调整,如2012年国内供应偏紧时,关税一度降至0;2014年国内供给宽松时,政府又将关税调升至25%。
2、出口方面
2008年9月30日以前联邦政府和马哈拉什特拉邦政府一直对食糖实施出口运输补贴政策,但受国内减产和其他出口国压力,该政策被废止。目前印度食糖出口仍享受关税上的优惠政策:(1)免交地方税和对国产糖征收的其他费用,合计约950卢比/吨(约折合95.07元/吨)。(2)进口食糖复出口可退税。2011年4月22日联邦政府在批准50万吨食糖出口计划的同时颁布新规,要求所有食糖出口加工企业在对外出口时一律进行登记备案。该办法规定蔗糖出口企业应提前三天向有关部门进行出口登记并在四个半月之内完成出口。食糖出口份额是依据该企业前三年的出口业绩或前两年的生产量进行核定,由印度粮食管理部门负责分配。
2014年2月为了帮助糖厂尽快支付2013/14年制糖期甘蔗款,政府宣布对400万吨原糖出口实施补贴,补贴金额是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涨跌情况以及卢比对美元的汇率变化,每两个月调整一次。2014年2~3月间补贴金额为3300卢比/吨(约折合330.00元/吨),4~5月间补贴金额下调至2277卢比/吨(约折合228.00元/吨),之后印度新政府再次将补贴金额上调至最初的3300卢比/吨(约折合330.00元/吨),8~9月间时补贴金额继续上调至3371卢比/吨(约折合337.00元/吨)。
3、最不发达国家实行免税免配额制度
2010年3月25日,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承诺采取免税免配额措施,向14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有效的市场准入,食糖包含在享受免关税准入产品之列。根据市场运行状况,印度企业可以调整免税进口食糖的数量和期限,以增强该政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