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澳大利亚Sucrogen糖业公司和新西兰糖业公司的邀请,以华体会网页入口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闫卫民同志为团长一行,于2012年9月12日至9月21日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进行商务考察。期间,代表团重点参观考察了新西兰糖业公司、澳大利亚糖业公司、澳大利亚先锋糖厂、莫斯曼糖厂和昆斯兰糖业公司散装糖码头等地。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 各国制(炼)糖厂情况介绍:
1、新西兰糖业公司
新西兰糖业公司(New Zealand Company)是一家炼糖企业,也是新西兰唯一的一家制糖企业,拥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是新西兰百强企业之一。公司位于奥克兰,毗邻出口港,自带一个深水码头,年产量为23万吨。其原糖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的昆斯兰、巴西和泰国。其产品除精炼白砂糖外,还有多种液体糖浆,产品主要销往太平洋岛国和亚洲。主要工艺特点是采用锅炉烟道气饱充、活性碳吸附脱色。基本工艺流程是:蜜洗、复筛、溶糖、二氧化碳饱充、过滤、活性碳脱色、蒸发浓缩、煮糖,分蜜,包装。全厂动力系统使用天然气,饱充所用二氧化碳来自燃气锅炉的烟道气。全厂约有250名职工,全年每周实行5天工作制。该公司还拥有生产高质量糖奶混合物制品的生产基地,与奶制品直接混合的糖品有很高的卫生指标要求,这种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市场。此外,其液体糖产品中,以黄金糖浆(golden syrup)的价值最高。黄金糖浆工艺上是经两次过滤和两次活性碳吸附而生产的。
2、澳大利亚糖业公司
澳大利亚糖业公司位于澳大利亚南部城市墨尔本,是一家炼糖企业,拥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日产量为32吨,全厂职工130人,全年每周七天工作制,每天四班。产品除精炼白砂糖外,还有多种液体糖浆。工艺上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磷酸上浮澄清、活性碳吸附脱色。基本工艺流程是:蜜洗、复筛、溶糖、磷浮、活性碳脱色、蒸发浓缩、煮糖,分蜜,包装。全厂动力系统是使用天然气,其锅炉发电车间是全自动无人照看车间。该厂生产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生产控制室,只有3个工人通过五、六个电脑监视屏对各生产工序进行监视和控制。其中煮糖的控制中,使用了显微成像技术在线监控晶粒生长情况。该厂结晶白糖产品的包装大到1吨的散装白糖,小到30公斤一包、1公斤一包的都有,包装车间各类高效包装机械齐全,其中30公斤的白糖包装全部采用日本机械手进行搬运和堆码。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该厂正在建设一套全新的生产线。新生产线管道及设备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设备及传送装置为全封闭式,拥有大型辊筒干燥机、白糖气垫式输送带等先进节能设备。
3、先锋糖厂(Pioneer Mill )
先锋糖厂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城市汤斯维尔,是一家用甘蔗生产原糖的企业,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日榨量13600吨,榨季生产期一般为每年6月至11月。该厂压榨机列为五座,澄清为石灰法,沉淀池泥汁用无滤布真空吸滤机处理,滤泥与锅炉烟灰一起用于做农用肥料。
甘蔗全部采用机械收割,并由专用小列车送到糖厂蔗槽中。按厂方要求,所有甘蔗从收割到入榨,时间不超过16小时,较好地保证了原料的新鲜度。在原料收割中,一般对甘蔗进行火烧去叶,也有的不烧,只靠收割机去叶。
4、莫斯曼糖厂(Mossman Mill)
Mossman糖厂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城市凯恩斯,是一家用甘蔗生产原糖的企业,有100多年历史,目前日榨量为7200吨/日。该厂压榨预处理只用一台破碎机,一组六座压榨机列全部是蒸汽驱动,实属古老。压榨抽出率97%,蔗渣水分50% 间歇式煮糖罐8个,另外有一个卧式连续煮糖罐。
甘蔗全部采用机械收割,并由专用小列车送到糖厂蔗槽中。按厂方要求,所有甘蔗从收割到入榨,时间不超过20小时,较好地保证了原料的新鲜度。在原料收割中,一般对甘蔗进行火烧去叶,也有的不烧,只靠收割机去叶。
5、昆斯兰糖业公司散装糖码头
澳大利亚昆斯兰糖业公司位于凯恩斯的散装糖码头仓储容量为25万吨,年出口散装原糖量为17吨,最大可停泊3万吨的货船。码头拥有完备的散装糖储运专业化设备,散装原糖在船舶、糖仓,运输车辆三者之间全部实现机械化中转。码头营运人员只有十余人。码头主要专业化的设备有:(1)散糖专用吊车。它能将散装原糖从船上转送到码头的输送系统,也可将输送系统中的原糖转送到船上。(2)车辆自卸系统。所有经过车辆运到码头的散糖,借助自卸系统,都能将过磅后的糖自卸在码头的输送系统上,无需人力完成。(3)称重装置。码头的称重方式主要有地磅、皮带称、吊篮称,其中车辆地磅和安装于皮带输送系统中的吊篮称是用于交易的计量装置,由政府相关部门定期校核。
二、 体会与感受:
通过对上述两间炼糖厂、两间原糖厂及散装原糖码头的参观考察,代表团对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糖业有了一些基本认识,对比国内糖业,有如下体会和感受。
1、炼糖产品多样化
考察的两间炼糖厂都生产结晶糖和液态糖两类产品,且结晶糖和液态糖都还不仅是单一品种。如结晶糖有精幼砂糖(Caster Sugar)、红糖(Brown & Dark Sugar)、粗糖(Raw Sugar)、咖啡糖(Coffee Sugar)、白糖(White sugar、Premium White Sugar、Manufactures White Sugar、Coarse White Sugar、Graded White Sugar)、粉糖(Pure Icing sugar、Soft Icing Mixing 、TCP&Pure Icing Sugar)。液态糖等品种。根据风味不同,有转糖浆(Invert Syrup)、金糖浆(Golden Syrup)、精制糖浆(Fine Syrup)、枫叶糖浆(Maple Syrup)、黑糖蜜(Blackstrap Molasses)等等。上述丰富的产品类别,较好的满足了食品工业、餐饮业、零售业对食糖产品的不同需求,同时也带来产品价值的提升。如咖啡糖、金糖浆等产品,每公斤的价格约为一般精炼白糖的五倍。此外,还有些健康概念的结晶糖也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如有机糖(Organic cane sugar)、低升糖指数的糖(Low Glycemic Index Cane Sugar)等。
相比之下,国内炼糖厂的产品普遍单一,炼原糖的一般只出一级白砂糖,炼白糖的一般只出精幼砂糖,而且国内炼糖企业基本上不出液体糖。这一方面反映出国内食糖消费还比较粗放,食糖消费细分市场还很不成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炼糖企业在产品多样化技术方面与新、澳两国存在有较大的差距。
2、炼糖工艺完善
两家炼糖厂工艺上都包括蜜洗、复筛、溶糖、清净、脱色、浓缩、煮糖几大基本工序,其中糖浆清净工序有用石灰加二氧碳饱冲的,也有用磷浮法的,脱色工序则都是用活性碳吸附。通过上述工艺,糖浆的色值由大约1200IU逐步下降至150IU左右。国内炼糖原料品质变化大,而工艺却较为简单,一般为:溶糖,清净、浓缩、煮糖;对糖浆的处理前无蜜洗、复筛,后无脱色工序,是一种“去头去尾”的方法。其中清净工序是用石灰加二氧化碳饱冲或磷浮法,与国外基本相同。随着原糖质量的不同,国内炼糖清净糖浆的色值一般在500~2800IU之间。国内炼糖工艺的简化,是企业成本与食糖消费市场特性的一种平衡结果,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从提高食糖产品质量、抵御国际竞争来看,止步于这种简单的生产工艺是远远不够的。
3、原料生产机械化
澳大利亚甘蔗年产量约为3500万吨,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新南威尔士州的格拉夫顿至昆斯兰州的莫斯曼地区,延绵2100公里。甘蔗种植及收割机械化程度很高,甘蔗从田头收割至送入糖厂压榨车间的输蔗槽中,全部是机械化操作。其中原料收割主要的专业化设备,包括:甘蔗收割机、运蔗车辆、甘蔗列车,车辆与列车的转运设备、甘蔗列车车箱翻转自卸设备等。机械化大幅提高了原料生产效率,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澳大利亚年食糖产量在500万吨左右,蔗农却只有大约4000人。我国国内年食糖产量最多约为1500万吨,而蔗农有4000万人,对比这一数据,可看出我国甘蔗原料机械化生产方面的巨大差距。目前,国内机械化收割虽引起重视,但要做到卓有成效还必需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怎样解决土地大规模连片的问题。目前的土地政策导致很多蔗地都是分散的小面积种植,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二是怎样降低机械化收割的夹杂物。机械化收割的甘蔗夹杂物相对较多,它对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不利。澳大利亚是采用“两步法”的生产工艺,原料洁净方面的不足对原糖生产不造成工艺压力,对产品质量也没什么影响,而国内基本都是采用一步法生产一级白糖,如果夹杂物太高,对保证产品质量不利。这点也是国内机械化收割研究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4、生产过程控制
考察的几家糖厂企业职工人数基本上只有国内相同规模糖厂人数的20%,这主要得益于其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新、澳两国糖厂的生产过程控制,最主要的特点是采取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技术对各工段实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相比之下,国内糖厂的过程控制基本都还停留在单元控制层面,未实现联网和集中,如国内的硫熏中和控制、蒸发控制、煮糖控制,分蜜控制等等,均是单独的。国内糖厂要实现生产线上大幅减员,还得在现有单元控制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单元控制组网、生产数据共享的开发研究。此外,无人现场照看的动力车间对于在国内糖厂来说还是一个新概念,值得我们学习。
5、蔗农结算机制
澳大利亚糖厂和蔗农的结算方式也较为特别,与国内不同。首先,蔗农将甘蔗卖给糖厂是按糖分总量结算而不是按甘蔗重量结算。甘蔗送到厂,根据糖分总量蔗农首先可获得大约60%的款,即第一次结算。之后,蔗农与糖厂都以国际期货市场的糖价为依据各自卖糖。蔗农卖糖只有价格主张权,没有交割权,蔗农卖糖的价格是蔗农与糖厂进行二次结算的依据。白糖的交割权归糖厂,但糖厂卖糖价格高低不影响与蔗农的二次结算,这也是糖厂经营的利润所在。这样的结算机制,蔗农的二次结算收入取决于蔗农自已卖糖的价格,使得蔗农二次结算收入有所保证,有利于保证蔗农收入,稳定蔗农种植糖料积极性,而糖厂利用提高生产管理和加强经营管理,取得高于农民一次结算差价部分的盈利,二者各得其所,值得国内糖厂借鉴和参考。
华体会网页入口
二O一二年九月